一品楼免费信息,一品楼良家论坛,qm社区论坛

【全国文明村】积分撬活布依寨 “三治”融合绘和美
时间:2025-11-11    来源:农民日报    

  积分撬活布依寨 “三治”融合绘和美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兴家田村如何破解治理难题

  清晨的阳光穿透云雾山,洒在贵州贵阳市白云区牛场布依族乡兴家田村的石板路上。47岁的布依族村民班应算走进村委会入口处的兴家田积分兑换超市,货架上牙杯、鞋刷、肥皂盒、破壁机等生活用品琳琅满目。“这月我打扫庭院、新增种植花卉,评上优秀加5分;参与改圈让排污更科学,又加10分,刚好能兑换咱们村特有的‘云雾山’图样垃圾桶!”班大姐笑着对村干部说。

  超市墙面的积分公示栏前,几位村民正围着查看自家分数,热议着下月要多参与志愿服务攒积分;不远处,年过八旬的王云昭老人和同龄的伙伴们,手牵手走到绘有布依族芦笙、放牛场景的墙画前,对着镜头比出“胜利”手势。谁能想到,这座80%村民为布依族的村寨,多年前还是个集体经济为零的“空壳村”,如今已蜕变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的“全国文明村”,用“小积分”撬动“大治理”,走出了一条布依特色的和美乡村之路。

  分破题:让“要我做”变“我要争”

  ——“积分不是目的,是让村民从治理旁观者变成主人翁,让文明行为‘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

  作为典型的布依村寨,兴家田村曾面临乡村治理的共性难题: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不高,“干部干、群众看”成为常态,人居环境整治、文化传承等工作推进缓慢。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关键在于激活村民的内生动力。这一点,牛场乡兴家田村村“两委”反复调研:如何让无形的文明行为转化为村民主动参与的自觉行动?经过多次村民议事会讨论,一套贴合布依村寨实际的“积分制”治理模式应运而生。

  “积分规则不是村干部拍脑袋定的,是大家一起商量出来的。”村主任罗明周介绍,为让制度更贴合村民需求,村“两委”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征集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意见,最终将农村“五治”、乡风文明、志愿服务、民族文化传承等3大类30项内容纳入积分范畴,创新推出“基础保持分+加减分”的双向打分机制。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牛场乡兴家田村基层治理积分奖励办法》常置于讨论桌案,旁边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村民反映的建议。“上次有村民提出,他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教会了村里不少老年人垃圾分类方法,这类情况应该纳入积分,还要明确加分标准。”村党支部书记黄芳琴的话音刚落,便引来众人附和,持续优化的规则让积分制更具民意基础。

  党员带头是积分制推行的关键突破口。回忆起积分制刚推行时的场景,罗明周笑着说:“当时不少村民觉得这是‘形式主义’,我们党员就先行动起来作示范。”党员们共同设计定制了贴合村寨风貌的“云雾山”图样垃圾桶,既美观又方便村民分类投放;他们主动上门宣讲积分规则,带头参与环境整治、文化保护、志愿服务等活动,用实际行动打消村民疑虑,越来越多村民开始主动了解、参与积分制。

  为确保积分制落地生根、公平公正,村里专门成立了由村民组长、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组成的联合评定小组。每月月初,评定小组成员会背着文件夹入户走访核查,在村民家中的庭院里,仔细查看垃圾分类、庭院整治等情况,一边记录一边现场说明打分依据:“您家的猪圈改造很规范,排污科学且环境整洁,符合加分标准,加10分。”每月,党支部还会集中研究积分情况,既精准掌握村民诉求,又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让治理更具针对性。评分结果会在村务公开栏和村组微信群同步公示,全程透明可监督。“我之前种花卉美化庭院没记上积分,反映后第二天就补上了,处理得又快又公正。”村民罗兴桂的经历,让大家对积分制的公平性深信不疑。

  村委会入口处的兴家田村积分兑换超市,成为激活村民热情的“关键载体”。从牙杯、肥皂盒等日用品,到破壁机等家电,不同积分可兑换不同物资;而登上“红榜”的高分家庭,照片还会贴在村务公开栏最显眼的位置,成为全村羡慕的榜样。“现在村里热闹得很,大家没事就琢磨怎么攒积分,邻里间比着做文明事、办文明事。”村远教专干王晓华说。

  三治融合:让文明乡风润民心

  ——“党建牵头、积分搭台,自治、法治、德治拧成一股绳,让村寨长治久安、和美宜居”

  积分制的推行,不仅破解了治理难题,更成为推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有效载体。村“两委”以党建为核心,将积分制融入基层治理全流程,让村寨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在自治层面,村里通过积分制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设立积分申诉通道,村民有异议可随时反映,评定小组3日内必须核查答复;村民提出的合理建议被采纳后,还能获得额外积分奖励。“上次有村民建议将垃圾分类宣传纳入积分,我们马上调整了规则,现在大家参与宣传的积极性特别高。”黄芳琴说,积分制让“村民的事村民管”落到了实处。

  在法治层面,村里将遵守村规民约、践行移风易俗等纳入积分减分项,对彩礼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进行约束。通过“移风易俗大家谈”等活动,结合积分规则讲解法律政策,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意识。“现在办红白事都简约文明,没人再攀比浪费了,既省钱又省心。”村民们纷纷表示,积分制让法治观念融入日常。

  在德治层面,村里把孝老爱亲、邻里互助、民族文化传承等纳入高分值积分项,“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荣誉评选也与积分挂钩。布依古歌传承现场,老人教、年轻人学,参与一次就能加2分;村民共同创作布依风情墙画,提供素材、帮忙打下手都能攒积分,让每一面墙都成为“活态文化载体”。“现在村里学古歌、穿民族服饰、过传统节日的人越来越多,布依文化又活过来了!”年过七旬的古歌传承人王云昭欣慰地说。

  产业赋能:从“积分红利”到“共富活力”

  ——“治理好了,乡风美了,才能留住人、引来客,让积分红利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

  治理有效激活了乡村活力,文明乡风成为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兴家田村地处云雾山脚下,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村“两委”瞅准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依托积分制带来的良好治理成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

  村里引进山地越野旅游企业,流转村民土地发展乡村旅游,每到周末,山间步道上总能看到游客的身影。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8万余元,村里每年提取专项资金用于积分奖励,实现“治理有投入、服务有保障、发展有活力”的良性循环。

  看到家乡的变化,外出打工多年的村民饶永凤毅然返乡,开办了村里第一家布依特色民宿。“以前村里环境差、风气乱,根本不敢想办民宿;现在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游客来了都舍不得走。”饶永凤笑着说。作为依山一舍民宿主理人,饶永凤开业一年就盈利过万元,不少游客都是冲着村里的文明乡风和优良环境而来。

  “积分制不仅改变了村民的行为,更改变了村寨的命运。”黄芳琴感慨道,从“空壳村”到“全国文明村”,兴家田村的蜕变,关键在于用“小积分”撬动了“大治理”,以党建为引领,让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如今的兴家田村,石板路干净整洁,墙画栩栩如生,村民笑脸盈盈,游客络绎不绝,一幅“文化可传承、治理有温度、发展有活力”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郭芮羽 农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久锋)

  一审:赵来睿

  二审:花维竺

  三审:李 蓓

  1. 上一篇:【全国文明村】盘州市淤泥乡麻郎垤村:“两人两会一服务”治理模式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
  2. 下一篇:平塘县通州镇“小切口”绘就宜居新画卷
责任编辑:罗靖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贵州文明网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进贤县| 宜君县| 江都市| 化德县| 莲花县| 大宁县| 鄂尔多斯市| 花莲县| 垫江县| 汾阳市| 南康市| 嘉兴市| 浮梁县| 正定县| 樟树市| 迁西县| 九龙县| 吴川市| 合肥市| 苏尼特左旗| 化德县| 庄河市| 正镶白旗| 福安市| 榆社县| 安化县| 宣化县| 伊川县| 巴南区| 五家渠市| 进贤县| 汤原县| 沽源县| 静宁县| 略阳县| 凤阳县| 托克逊县| 凤阳县| 枣阳市| 北票市|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