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免费信息,一品楼良家论坛,qm社区论坛

【全国文明村】盘州市淤泥乡麻郎垤村:“两人两会一服务”治理模式引领移风易俗新风尚
时间:2025-10-31    来源:文明盘州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第七届全国文明村盘州市淤泥乡麻郎垤村以文明实践为抓手,创新推出“两人两会一服务”治理模式,通过关键人物带头、群众组织联动与配套服务支撑三管齐下,有效推动婚丧习俗改革,树立文明乡风,不仅减轻了群众负担,更凝聚了民心,成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生动典范。

  “两人”带头:定规矩护传统,示范引领树新风

  移风易俗,关键在人。充分发挥村支书和“毕摩”在村民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村支书作为村级组织“领头雁”,主动召集村民共商共议,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红白事操办规范流程,涵盖可操办酒席类型、宴请规模、仪式时长等具体细节,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同时,村支书带头执行规定,严格监督落实,确保改革不走样、见实效。

  作为彝族传统文化重要守护者的毕摩,则主动拥抱变革,对传统婚丧仪式进行审慎调整:减少丧期时间和相关丧事物品数量,倡导精神追思而非物质攀比;合并“转场”等祭祀环节,在保留仪式庄重感与文化内核的基础上,大幅减轻事主家庭的经济与精力负担。推动古老彝俗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消除村民“怕对不起传统、怕丢面子”的心理顾虑,为移风易俗扫除文化心理障碍。

  “两会”联动:立公约广宣传,共治共享倡新风

  红白理事会与老年协会协同发力,构筑起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坚实平台。

  红白理事会由村支书牵头,联合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组成,核心职能是将村规民约细化落地。理事会明确倡议:婚丧宴席仅限1天,一律取消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坚决杜绝除婚丧事宜之外的其他名目酒宴,从源头遏制“滥办酒席、人情债重”的歪风。村民办酒需提前向理事会申请,经备案、共同商议、复核批准后方可操办,实现对酒席活动的全过程规范管理。

  老年协会则发挥老年群体在乡村社会中的威望优势和文化传承作用,组织老人们组成宣传队,采用“彝语+汉语”宣传模式,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用接地气的方式向村民讲解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意义。他们既是新风倡导者,也是践行表率,带头不办无事酒、不收重礼金,以自身行动悄然改变乡邻观念,破除“习以为常”的旧风陋俗。

  “一服务”配套:建阵地定标准,便民利民固新风

  推进移风易俗,既要“破”旧规,更要“立”新矩。麻郎垤村整合资源建设集中办酒“公房”,配备灶具、桌椅、餐具等基本设施,无偿供村民使用。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以往“一家办酒、四处借地借物”的尴尬,降低办事成本,更将酒席活动置于公开透明的场所,便于监督管理。

  围绕“公房”使用,村里进一步细化标准,对菜品数量、烟酒档次等作出指导性规定,倡导节俭健康、清净温馨的宴请氛围。村民办酒时,红白理事会主动介入,协助规划流程、控制规模、联络场地,甚至组织邻里互助劳力,既能通过庄严仪式表达情感,又无需背负沉重的人情债和经济负担。

  “两人两会一服务”模式实施以来,为麻郎垤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经济负担大幅减轻,仅规范丧事办理一项,全村每年节约支出25万元以上,普通村民家庭年均节省“吃酒钱”万元以上,有效防止因婚丧致贫、返贫现象。乡风民风持续向好,大操大办、攀比浪费之风得到根本扭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全体村民共识,邻里关系从“物质攀比压力圈”回归“情感互助温馨区”,乡村社会更趋和谐有序。(盘州市委宣传部)

  一审:赵来睿

  二审:汤馥铭

  三审:李 蓓

  1. 上一篇:安龙县钱相街道打凼村:文明新风润心田 同心共筑幸福村
  2. 下一篇:农民画里话文明
责任编辑:罗靖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贵州文明网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市| 永昌县| 汤阴县| 屯门区| 隆安县| 康乐县| 楚雄市| 九龙城区| 客服| 盐津县| 石柱| 徐汇区| 蓬溪县| 卢龙县| 定襄县| 大连市| 罗山县| 泗水县| 通化县| 太和县| 梨树县| 甘孜县| 双辽市| 观塘区| 洛宁县| 鞍山市| 长春市| 邓州市| 拉萨市| 页游| 龙井市| 阳信县| 云浮市| 衡东县| 铁岭县| 高平市| 大邑县| 濮阳县| 辛集市| 九龙坡区|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