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免费信息,一品楼良家论坛,qm社区论坛

走进隆里古城:探六百年屯堡文化 赏非遗花脸龙魅力
时间:2025-11-07    来源:多彩贵州网    

??11月5日,屯堡文化调研采风行活动走进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隆里古城,领略汉文化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之美。

??明洪武十八年,为镇压当时古州吴勉起义,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朱桢率大军前来征剿。因隆里地形有利、土地平坦肥沃,所以被选中用来屯兵建城,并设置千户所,以稳固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来自中原和江南地区的将士便开始世代坚守在这里屯垦戍边。

??六百多年过去,隆里古城仍完整保存着明清以来一个以汉人为主,集村落与军事防御为一体的军事城堡和民居建筑群,是中国西南古代军事城镇保存最完好的军事城池之一。

??如今,隆里古城内居住有700多户、3000多人,多为明代“调北填南”时军人的后裔,明清的遗风依然在这里传承。其中,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隆里花脸龙是隆里民间文化的一大瑰宝。

??据《龙标志略》记载,隆里花脸龙是从《蓝季子会大哥》一则戏的传统故事演化而来。

??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之后,大宴群臣,论功行赏,却忘了封赐最小的义弟蓝季子。气愤在心的蓝季子在喝醉之后,抹成花脸,癫癫狂狂,用暗语刺激赵匡胤,借此发泄胸中之气。

??花脸龙所画的脸谱及表演形式,便源于这出戏的角色面妆和表演内容。

??“在隆里,我们素有不画花脸不舞龙的习俗。”隆里花脸龙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陶柄均说,“画花脸龙是我们隆里古城独有的民俗,最早是古代军屯将士们为了鼓舞士气、祈求平安而创造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民间节庆活动。”陶柄均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已系统整理了宋太祖赵匡胤等13个角色的花脸。如今,画花脸已成为游客到隆里古城的必备体验项目。

??为了将隆里花脸龙继续传承下去,陶柄均自2016年起创办“耕读学堂”,教学员们画花脸、舞龙。同时,陶柄均还将隆里花脸龙引入校园,向当地学校的孩子们传授花脸龙的历史渊源和独特技艺。

??“我今天体验画的是赵匡胤的脸,应该是结合了赵匡胤的传统形象和陶老师对赵匡胤人物形象的理解。”榕江县游客杨昌太在体验花脸龙后表示感触深刻。“现在很多传统技艺都濒临失传了,而陶老师却坚持传承花脸龙四五十年,他的坚守很值得我们学习。”

??如今,走入隆里古城,脚下是鹅卵石铺成的“花街”,两侧是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人们仍遵循着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习俗,守护着文化根脉,书写着生生不息的屯堡故事。

??一审:车奕宇

??二审:汤馥铭

??三审:李 蓓

  1. 上一篇:贵州的文化守护与文明对话
  2. 下一篇:兴义刘氏庄园活态破圈 古风旅拍“遇”百年屯堡
责任编辑:罗靖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贵州文明网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嵊州市| 临清市| 碌曲县| 永城市| 仁寿县| 丰原市| 辽阳县| 都安| 喜德县| 东丽区| 江安县| 那坡县| 铜梁县| 辽宁省| 曲松县| 阳城县| 竹溪县| 通江县| 渝北区| 基隆市| 临江市| 平和县| 梧州市| 商丘市| 古田县| 左云县| 壤塘县| 长葛市| 宁德市| 松桃| 南城县| 肥乡县| 兴国县| 若尔盖县| 会同县| 安平县| 五原县| 连云港市| 遵义市| 清丰县|